查看原文
其他

做了这么多年储能,我们越做越怕……

冯优 能见Eknower 2021-01-30


文/ 冯优

编辑/ 阁佬



6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两部委发布的一纸公文,又给迅速转暖的储能产业添了“一把火”。

 

这份名为《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要求,推动储能技术应用,鼓励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应用,鼓励多元化的社会资源投资储能建设。

 

此举被业内乐观者解读为,国家层面将大力促进储能产业发展。储能产业从冰封到盛夏,竟是朝夕之间。


不过,盛景之下,亦有从业者表示“胆战心惊”。

 

“做了这么多年储能,我们越来越胆小了”。在谈及储能产业当前发展现状时,一位储能头部企业负责人发出如此感慨。

 

几个月前,华能集团一位高层问这家公司储能业务负责人,“你们前两年储能做的很红火,最近好像有点淡出别人的视野。”

 

他回答说,现在公司对储能的态度并不是不发展,而是越来越严谨,当别人都在疯狂的时候,公司反而将主要精力都花在大型储能研发和系统安全提升上,做一些模块化并确保安全工程项目。

 

他的忧虑源于如今愈演愈烈的无序低价恶性竞标。过去几个月内,储能在新能源侧的中标价格由2.15元/Wh(PC价格)降至1.699元/Wh(EPC价格),更有一些电源侧项目招标书上提出充放次数保5000以上,报到1.3元/Wh以下(EPC价格),降价之快降幅之大令人咋舌。

 

“我们越看越害怕,这么夸张的价格,远低于成本价。”上述人士说,“只有做过的人才懂得真正安全在哪里。但是现在新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很多,有些没有经历过的人,总想进来看一看,而且胆子很大,什么样的价格都敢报。一旦出事故,对行业可能是毁灭性的影响。按照这个势头继续下去,韩国的储能事故或将在国内重现。”

 

这种偏离项目成本的低价竞标某种程度上是电网公司与发电企业双方博弈的产物。

 

去年12月,随着储能被排除在输配电价之外,被严重削弱投资积极性的电网公司正式叫停电网侧储能。

 

但另一方面,由于消纳空间受限,电网公司实际上对储能的需求十分迫切。多方博弈下,手握“并网权”的电网将目光瞄向发电企业。

 

今年以来,一场自安徽而起的风光储浪潮,仅半年就席卷全国约11个省份,2020年由此大有“风光储元年”之势。

 

不过,在缺乏激励机制和投资回收路径背景下,被迫承接储能投资成本的新能源开发企业似乎已将成本作为其唯一考量因素。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低价之殇



“没有企业愿意赔本做工程,到了一定程度再降低成本一定是以牺牲质量或售后保障为代价。这既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另一家大型储能企业负责人告诉「能见」。

 

事实上,低价竞标的负面导向是,某些企业不得不偷工减料、使用劣质电池或PCS,甚至还在电池容量上做手脚。

 

上述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价格战对储能产业是灾难性的打击,其根源就是买单机制不明确。

 

新能源配储能到底该由谁来买单,一直饱受争议。「能见」曾在《实锤!湖南风电项目被要求配20%储能》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各方观点及争议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有读者留言称国网并没有强配储能,而是新能源企业自己主动要求。

 

一笔可观的经济账或许可以解释新能源企业的“主动”。

 

以湖南风电为例,目前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52元,明年则是0.47元。如果按照湖南风电利用小时数2000来计算,一个50MW的项目今年并网和明年并网的差价每年500万左右,即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风电补贴期限为20年)的并网差价可达1亿元左右。

 

而湖南省的储能安装规模是按项目20%配置,此风电场需配置储能设备的规模为10MW,以当前储能系统平均价格1.7元/wh(含电池、PCS、BMS、温控等,不含施工)计算,所需成本约1700万元,即上述风电项目安装储能设备后差价仍高达8000多万,如果采用低于成本价的设备差价则更高。

 

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新能源企业主动安装储能的积极性,或许只是为了追求较高并网电价。被视为纯粹成本投入的储能系统在实现其并网价值后,很可能与早期加装的SVG装置一样,成为“摆设”。

 

因此,发电企业在储能系统招标中考量的关键因素自然不是储能系统的质量而是其安装成本。

 

低价竞标同样也令发电企业忧心忡忡。

 

“我们更害怕,大家心里很清楚,这样的价格买来的设备安上也不敢用,出了事故谁担责。”一位新能源发电企业工作人员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目前整个储能产业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如果不重视低价竞争的危害,整个行业将付出沉重代价。

 

但和其他新兴行业一样,储能产业也必定会经历乱象丛生的初期阶段。

 


乱象丛生

低价竞争仅是当前储能产业所面临的乱象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整个储能产业在政策标准、技术路线乃至企业信誉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缺失或不完善问题。

 

这其中,没有考核标准是阻碍产业发展的最大“拦路虎”。

 

在“新能源+储能”的恶性低价竞争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已屡次上演,这让从业者认清了标准先行的重要性。

 

“因为暂时无法考证,很多电池厂家鼓吹循环次数可以达到七八千次,实际上根本达不到,不过他们把客户忽悠信了,人家制定了个七千次的标准出来,搞得大家都交不了差,你说尴尬不?”一位资深从业者调侃说。

 

他还透露,有招标企业反映,在其要求3000次循环和6000次循环的两个招标项目中,电池厂家拿着相同产品竞标。但电池的循环次数到底能达到多少无从考核,没人问津。

 

图片来源: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BEST Lab公众号

根据储能电池产品性能等级评价证书信息公示,被业内公认产品质量最好的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综合性能评级才达到B-。

 

这或许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其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储能电池不达标应是普遍现象。

 

此外,现有监管能力的缺失也是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储能产业链上下游管理涉及能源局、应急管理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但至今仍有很多问题找不到具体的主管部门。比如,储能的消防安全到底该由谁来负责?

 

根据「能见」调研发现,国内的储能电站,无论是采用三元锂技术路线还是磷酸铁锂,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燃烧事故,这些事故背后的消防安全国标却至今不存在。

 

被乱象裹挟前行的储能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作为可改变能源时间和地域属性的新兴产业,它的未来之路也注定充满荆棘。

 

但如何在乱象中尽快拨开迷雾,则值得所有相关参与者、决策者、管理者深思。



/  END  /


推/荐/阅/读


#光伏专利攻防战背后:为何受伤的总是中国公司?#


#英利“渡劫”:司法重整后能否重生?#


#高纪凡敲响未来#


#雷鸣山的「足迹」:破局、生态、新能源#


#中环集团争议“混改”背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